耀州

招商网

耀州招商网  >  耀州招商引资

耀州招商引资

耀州区 - 简介地处铜川市西南部,海拔650-1700米。全县辖10镇6乡,191个行政村,25.3万人(其中农业人口21.6万),总面积1551平方公里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,昼夜瘟差大,光照好,是苹果、花椒、中药材的优生区。耀州区历史悠久。现存文物古迹200余处,其中著名的中国药王山、大香山、照金薛家寨,已成为陕西北线旅游的热点。耀州区曾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、史学家令狐德芬,医药学家孙思邈及北宋著名山水画家范宽的故里。历史上,耀州瓷、耀州窑享有圣誉。耀州区 - 历史沿革耀县,西汉景帝二年(公元前155年),始建县。魏黄初元年(公元220年),改为泥阳县。隋开六年(公元586年),改泥阳为华原县。天佑元年,李茂贞于华原置茂州,翠年改为耀县。1959年撤县并入铜川市,原县辖地区成立耀城、小、柳林三个人民公社,1961年9月市、县分设恢复耀县建制。2002年6月18日,国务院批准(国函[2002]54号):撤销耀县,设立铜川市耀州区,以原耀县的行政区域为耀州区的行政区域。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2000年,耀县辖11个镇、5个乡。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:全县总人口295202人,其中:城关镇37118人、董家河镇12098人、庙湾镇16402人、瑶曲镇21757人、照金镇9088人、寺沟镇24766人、坡头镇14892人、小丘镇25236人、孙塬镇32772人、关庄镇14099人、柳林镇5352人、演池乡10282人、石柱乡16034人、阿子乡5183人、安里乡5716人、白瓜乡4883人、下高埝乡39524人。2001年,耀县辖11个镇、5个乡:城关镇(驻南街)、柳林镇(驻柳林)、寺沟镇(驻寺沟)、庙湾镇(驻庙湾村)、董家河镇(驻董家河村)、瑶曲镇(驻瑶曲)、孙原镇(驻孙原村)、关庄镇(驻关庄村)、坡头镇(驻坡头村)、照金镇(驻照金村)、小丘镇(驻小丘);安里乡(驻梁寨河)、石柱乡(驻石柱)、演池乡(驻干桥庙)、阿子乡(驻阿子村)、白瓜乡(驻前咀子)。2005年,撤销城关镇,设立永安路、天宝路2个街道办事处。耀州区 - 经济产业耀州区地处铜川市西南部,海拨650-1700米。全县辖10镇6乡,191个行政村,25.3万人(其中农业人口21.6万),总面积1551平方公里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,昼夜瘟差大,光照好,是苹果、花椒、中药材的优生区。耀州区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。现存文物古迹200余处,其中著名的中国药王山、大香山、照金薛家寨,已成为陕西北线旅游的热点。耀州区曾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、史学家令狐德芬,医药学家孙思邈及北宋著名山水画家范宽的故里。耀州区是连接陕西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的交通要道。北依铜川,南去西安及咸阳国际机场均70公里,西铜一级公路和咸铜、梅七铁路纵贯全县,交通十分发达。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,各项基础设施趋于完善。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商务、外贸、金融等各项事业飞速发展。目前,全县已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;以水泥和水泥加工业为主的建材业;以造纸、陶瓷、化工为主的轻化工业、以辣椒、花椒、苹果、豆类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;以药王山为基地的中药材加工业和医疗保健品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。该县能源产业以煤炭为主;建材业以水泥和水泥加工业为主;轻化工业以造纸、陶瓷、化工为主;农副产品以辣椒、花椒、苹果、豆类为主;另有以药王山为基地的中药材加工业和医疗保健品产业。耀州区 - 自然资源耀州区是渭北高塬罕见的物种资源宝库。已查明的植物种类800多种,森林覆盖率达41.4%,境内年平均降水量567.8mm,无霜期228天,年平均气温12.3℃,昼夜温差大,光照好,是苹果、花椒、中药材的优生区。仅野生中药材品种近400种。动物种类600余种,旱獭、麝等属国家重点保护动耀州区矿产资源丰富,储量大,是陕西省的重要能源建材基地之一。境内煤炭探明储量8468万吨,年生产煤炭150万吨,石灰石储量约18亿立方米,年生产水泥60万吨。此外,铁矿、坩土矿、高岭土矿、油页岩矿、粘土矿、电石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。耀州区山川原相间,区域农业发展前景广阔。全区土地总面积242万亩。北部山地峡谷区占土地总面积56.2%,是发展林牧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理想地域。中部梁峁丘陵区,适宜农林牧副渔业发展。南部台塬川道区,原面平坦,土厚地肥,灌溉条件优越,是商品粮菜和外贸农产品的主产区。全区农副产品种类众多,以辣椒、花椒、大蒜、苹果、核桃、白蜂密及名贵中药材最为有名。耀州区 - 经济发展今年以来,按照区委、区政府的统一部署,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、市、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在“抓落实,创一流”活动的推动下,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。初步测算,全区GDP完成14亿元,同比增长15%,增幅同比提高4.4个百分点。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.57亿元,同比增长6.0%;第二产业增加值9亿元,同比增长19%;第三产业增加值4.43亿元,同比增长13%。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.1:64.2:31.7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,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。上半年,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.9亿元,增长10.1%。一是夏粮生产丰年偏平,24.2万亩小麦总产47530吨,同比下降0.7%,亩产196.1公斤,受4、5月份干旱的影响,较上年减少3.1公斤;5.33万亩油菜总产4798万吨,同比增长26.8%,亩产90公斤,较上年增加18.5公斤,增长25.9%。二是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,蔬菜面积3.3万亩,总产3.7万吨;新建苹果园1.31万亩,累计达到16万亩;新栽杂果经济林5万亩;药材面积年内新增6997亩,累计1.2万亩。三是畜牧业稳步发展,上半年全区新增奶牛1547头,达到12697头,肉牛出栏6425头,肉羊出栏18689只,生猪出栏10787头;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390吨。四是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。植树造林完成6.6万亩,流域治理完成28.73平方公里,新建户用沼气池426口,累计7566口,通村公路完成10条54.3公里。上半年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.1万人,成为农民增收主要支撑点。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,编制完成了《耀州区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五年规划》。围绕确定的年度建设重点村,本着依托项目,查漏补缺的原则,避免了重复建设,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,更好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。目前,已整合资金3187.6万元,落实2614.9万元项目投资计划,完成各类项目50个,有17个项目正在建设,为全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。工业生产增速加快。上半年全区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.6亿元,同比增长25.06%,完成全年计划的51.1%。其中区属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10.24亿元,增长33.11%;区属规模以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.36亿元,同比增长9.23%。上半年原煤产量127.38万吨,同比增长4.57%,销售目前进入淡季;水泥产量108.31万吨,同比增长49.17%,熟料产量97.6万吨,同比增长30.14%,产销衔接良好。投资稳定增长。上半年,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.38亿元,同比增长34.12%,占年计划的51.2%。全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.29亿元。今年确定的35个重点建设项目,年度计划总投资50855万元,其中新建项目18个,计划投资36505万元。到6月底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137万元,占年度计划的53.4%,其中6个收尾项目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,2个新建项目(编织袋生产线、时代商城)已建成投运,14个项目进展情况良好,其余13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或开工前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。第三产业稳步发展,消费增势加快。上半年,全区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.43亿元,增长13%,增速比上年提高0.8个百分点。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.65亿元,同比增长14.7%。从销售地区看,城区消费2.36亿元,增长15.1%;农村消费1.29亿元,增长15.1%。从行业看,批发零售业2.61亿元,增长14.1%;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5.5%。年初以来价格总水平呈温和上扬态势,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为102.3,居民消费八大类价格中,食品类、居住类、衣着类价格分别增长4.4%、2.8%和3.0%。其中粮食、猪肉、油脂类价格分别增长3.8%、43.1%、5.4%。财政收入增速提高、居民收入持续增长。上半年,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2955万元,增长65%。地方财政收入5045万元,增长42.9%,增幅同比加快7.2个百分点,其中:地税完成2388万元,增长110.8%;国税完成602万元,增长80.8%。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491万元,增长17.3%。城乡社区事务、交通运输、社会保障与就业经费支出分别增长86.3%、54.1%、66.6%;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69万元,增长66.3%;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8.2%。全区教育、医疗卫生支出分别下降10.7%、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040.62元,同比增长15.1%,占年计划的51.6%;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46.8元,同比下降1.6%。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86元,同比增长17.9%。招商引资进展顺利上半年,我区共签约项目9个,签约金额10.09亿元,其中引进资金6.49亿元,签约项目中,合同项目7个,金额1.69亿元,协议项目2个,金额8.4亿元。目前,9个签约项目中有4个合同项目开工建设,其中1个项目已建成投产,累计到位资金3900万元。加上往年签约项目新增到位资金4500万元,今年上半年共计到位资金8400万元。金融运行平稳6月末,全区金融机构货币存款余额为23.4亿元,比年初增加5952万元,下降2.5%。其中城乡居民储蓄活期存款比年初增加1.4亿元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6.3亿元,较年初增加7281万元,增长4.7%;其中农业贷款2.9亿元,较年初增加2030万元;基本建设贷款9183万元,比年初增加3511万元,增长61.9%。现金累计收入30.5亿元,同比增长55%;现金累计支出33.5亿元,同比增长144%,总体呈投放态势。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。编制完成了《耀州区农村初级中学改造工程五年规划》、《陕甘边照金红色旅游景区初步设计》、《耀州区孙思邈中医医院搬迁可研报告》以及妇幼保健院、农村电影、计划生育、农民健康等八类项目的前期工作,总投资达9388万元。目前,这些项目正在陆续上报、积极衔接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,区医院门诊楼、乡镇卫生院建设及设备仪器配套项目进入尾期;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,参加合作医疗农民21.6万人,参合率达到95.79%,报销药费395万元。计生工作进展顺利,全区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‰以内。文体旅游事业较快发展。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,共组织全区性大型文体活动4次,送电影下乡30余场;配备80万元文化室图书器材。旅游收入稳步提高,全区1-6月份接待游客35.99万人,综合收入4832.2万元,同比增长24.6%。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。上半年养老保险人数达到8426人,医疗保险参保7926人,失业保险参保9113人;城镇新增就业1436人,登记失业率3.98%;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.1万人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。上半年开展科技培训22场次,受训3800人次;建立京兆村、水峪村的苹果,豹村、草滩村的药材,王家砭的奶牛等5个示范点;申报省、市科技项目9个;为民营科技企业申报科技项目4项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。全面扎实的做好了“两基”国检迎验各项准备工作;1.5万平方米D级危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;耀州中学今年高考成绩再创全市榜首;耀州教育网建成并投入运行,柳公权中学实验楼已开工建设,楼村中学宿舍楼开工建设准备就绪;规范化管理学校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有序进行。宏观政策调控使部分生产要素供应进一步趋紧一是资金趋紧。去年以来,国家多次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收缩货币投放,减少市场流通。这些举措一方面传达了国家对控制货币流通过剩的强烈信号,另一方面也对企业资金需求产生了实质性影响。目前资金仍是制约我区项目建设和部分企业正常生产的瓶颈。二是土地趋紧。自去年9月《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》(国发[2006]31号)下发以来,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土地的调控和管理力度,严格规范土地性质和用途,提高土地价格;从紧控制新增建设用地,土地征用的成本和难度也有所加大。三是行业趋紧。小煤矿、小水泥等“五小”企业是今年国家继续加强调控的重点。煤炭企业安全整顿及年产3万吨以下小煤窑的关停给我区煤炭生产造成很大影响,上半年全区煤炭仅完成127.38万吨,同比增长4.57%,增速较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;水泥企业面临“上大关小”、“治旋关立”等环保、节能方面压力,对我区工业经济增长带来很大压力。投资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受国家土地政策限制,土地供应矛盾加剧,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,使一些项目建设投资加大,不同程度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。二是35个重点项目中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仅有6个,且3个属于前期阶段,由于土地、资金等因素的影响迟迟不能开工,如予焙阳极项目、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项目、沮河东岸开发项目等。三是新建项目开工率不足,18个新建项目中仍有4个因土地、环保、资金等问题没有按时开工。上半年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完成了3.38亿元,但随着市政府追加5000万元投资任务,完成全年目标压力很大。农民增收难度依然存在一是农业生产受灾情威胁。4、5月份,我区降水偏少,持续干旱,油菜、小麦等夏粮产量受到一定影响。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,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。三是农业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拉动作用减弱,价格差对收入增加的作用不明显。四是农资产品价格的上涨,使种田成本提高,抵消了种粮补贴给农民带来的实惠,农业生产利润减少,农民增收困难增大。工业优化升级仍需加快一是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及安全生产形势严峻。二是水泥行业“上大关小”、“治旋关立”力度加大,国家将对淘汰的高耗能企业实行电价和税收调控,我区现有水泥企业将按年度关停,水泥行业上大项目迫在眉睫。三是原材料、工人工资等生产成本的上涨,使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。节能降耗任务艰巨区水泥企业工艺落后,万元GDP能耗较高,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。随着国家和省市对这一约束性目标的进一步严格,今年要完成万元GDP能耗降低5%达到3.42吨标准煤的任务压力很大。耀州区 - 节庆活动2002年陕西铜川玉华宫冰雪艺术节开幕式于2002年1月10日在铜川玉华宫隆重举行,届时省、市党政领导及有关方面的代表出席。开幕式预计观赏游客五万多人,冬日的玉华宫,将成为三秦大地上旅游的一个新热点。玉华宫,位于铜川市西北37公里处,曾是唐初三代帝王的避暑行宫,佛教圣地,是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接壤处唯一的一片绿洲,我国三大油松林区之一。王华山松涛阵阵,清泉飞瀑,曲径通幽,禅房花深,有“高寒清迥,远胜骊山”之誉。唐代高僧玄奘在此译经讲学四载,并在这里创立了“法相宗”(也叫玉华宗“。麟德元年,一代大师玄奘法师圆寂于此,为此,玉华宫名扬海内外,来此休闲度假,朝圣膜拜者络绎不绝。在这里还有目前全国最大的记述玄奘生平的百米汉白玉浮雕,有世界最大的玄奘石刻座像。玉华宫不但文化内涵丰富,而且自然景观优美。这里春天山花灿漫,夏天林荫清泉,秋天红叶遍野,冬季冰雪迷人。游玉华宫可尽享森林大自然之沐浴,拜佛休闲让人心旷神怡,赏冰雪使人留恋忘返。2001年玉华宫景区充分发挥景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,举办了第一届陕西铜川玉华宫冰雪艺术节,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轰动。为了进一步开发玉华宫的旅游资源,发展旅游经济,为陕西省冬季旅游增新的活动内容,陕西省旅游局、铜川市人民政府联合在玉华宫举办2002年陕西铜川玉华宫冰雪艺术节,本次活动较去年规模更大,作品更精,艺术性更强,内容更丰富。为了充分显示玉华宫冬季旅游的魅力,冰雪艺术节期间,将有几百件大型冰雕艺术作品与游客见面。根据玉华宫地理特点和文化底蕴,冰雪艺术作品集中分布在五个区域,主要内容有:1.体现悠久的佛教文化;2.展示灿烂辉煌的唐文化;3.冰雪世界游乐项目;4.人类朋友--动物乐园;5.展现铜川建设的辉煌成就。所有作品通过新颖独特的艺术构想,施以精雕细琢的技术手法,加之悠韵绚丽的声光效果,使千奇百态的冰雪艺术作品,新潮刺激的溜冰、滑雪和古朴黄雅的唐风建筑融为一体,交相辉映,呈现出玉华宫景区博大精深的渊远文化和冰雪艺术活动的丰富多彩,使游人真正感受到晶莹剔透、瑰丽无比的皑皑冰雪艺术大世界的极致魅力,使玉华宫为21世纪西部冰雪旅游乐园,形成“北看哈尔滨、西看玉华宫”之势,满足人们在陕西也能欣赏到高雅的冰雪艺术的愿望。在冰雪节活动期间将组织系列民俗风情展示表演活动,有民间艺术作品、绘画、摄影、书法展览,民俗风情锣鼓、秧歌、戏剧、舞蹈等活动,天天有表演,天天新花样。同时推出商贸活动,以旅游拉动经济发展。新扩建的玉华宫滑雪场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滑雪场,拥有先进的制雪机和牵引机。目前,雪场面积30000平方米,其中中级滑雪道2条,初级滑雪道1条,能够满足旅客冰雪旅游活动的需要。耀州区 - 旅游风光大香山又名叫三石山,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西北45公里处,平均海拔1414.3米,最高峰为西峰,海拔1430.6米。香山及其周围,森林覆盖率85%以上,是天然植被保存完整的典型次生林区,生物种类繁多。山势东西走向,主峰分东峰、中峰、西峰依次排列,酷似一个巨大的笔架,又象一个巨大的香炉,远望之,东峰、中峰、西峰尤如三根顶天香柱插入炉中。。山之周围,万顷林海、青翠欲滴,崇山峻岭、云雾缭绕,山中泉、溪、瀑、潭、湖、河等水景形态多样,有山泉近百处、小溪近50多条,山水相依,秀丽异常。更有多处天然溶洞,小者数百平方米,钟乳石形态各异,奇秀无比。在这里,春赏山花,山花烂漫觅佛迹;夏听松涛,涛声充耳似惊雷;秋觅红叶,叶红遍野尽天染;冬观雪景,玉树琼台竟风流。可从照金之白石崖山谷、柳林姚峪川、庙湾镇直达香山,南有西铜高速公路、210国道、梅七线铁路与西安相接,北有铜正公路通往甘肃、宁夏和内蒙。药王山位于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.5公里处,景区面积10.1平方公里。山上五峰环挠,古柏苍翠,殿宇轩昂,碑石林立,风景优美,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和省级风景名胜旅游区。隋唐伟大游医药学家孙思邈晚年归隐于此,后世尊为“药王”,药王山便由此得名。药王山历史悠久,自然景观独特,文物荟萃,文化内涵极为丰富。山有关中面积最大的古柏林,有金元建筑的大型元代壁画。有药王大殿之药方碑、太玄古洞、洗药池等景点五十余处。药王山石刻遍及全山,隋至明摩崖造像四十余尊,精美绝伦,北魏至唐代造像、碑百余通,弥足珍贵。历代碑石二百余通,为药王山的实物历史档案,还有石塔、石棺、石牌坊等石刻。均有极高的历史、科学、艺术价值。玉华宫景区玉华宫景区位于陕西铜川市西北郊,距铜川市37公里,属桥山山系,海拔2401.67米,总面积2482公顷,森林覆盖率90.4%。这里集自然景观、人文景观于一体,具有旅游观光、避暑度假、佛事活动三大功能,是陕西北线旅游景点的一颗璀璨明珠。玉华景区千顷松涛,天然植被保存完好生物种类繁多,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。深秋凉爽宜人、红叶似火;隆冬,玉树梨花。景区平均气温比西安低摄氏10-12度,素有“夏有寒泉地无大暑”之美称,是避暑、度假、度假、疗养的好去处。玉华宫是盛唐帝王的行宫,唐高祖李渊建“仁智宫”,唐太宗李世民扩建为五门九殿,改称“玉华宫”。唐代玄奘法师在此译经四载,完成了20万公顷的大般若经巨著,于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圆寂于此。现有速成院玄奘手制石雕佛足印、石雕金刚佛座等珍归文无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。珊瑚谷(西宫)、郭玉沟(东宫)佛翕石窟、佛雕石刻遗址保存完好,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。玉华宫滑雪场位于陕西铜川风光秀丽的玉华宫风景名胜区,目前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滑雪场。玉华宫景区特殊的地理环境,使其冬天气候寒冷,降雪较多,地面覆雪时间长、每当雪天千顷松涛,银装素裹,整个景区白雪茫茫,高耸几十米冰柱令人叹为观止。福地湖位于宜君县城东三十华里处。湖中半山腰的北魏石窟始建于446年。佛教、道教融为一窟。该窟始凿于北魏,历经北魏、北齐、隋、唐、宋、清也有零星雕凿。窟为方形平顶,进深1.25米,宽1.78米,高1.29米。石窟中央和左、右壁正中各雕一龛造像。正中央大龛中释迦牟尼佛结足加跌坐,左下方雕一供人在博山炉前跪拜礼佛。窟右壁中同磊龛中造像已塌毁,尚存文焰纹龛,楣上饰蛟龙和4朵莲花,周围雕12个小佛,佛龛上雕有山峦和走鹿、蹲猴。窟左壁中央尖拱形大龛中,雕手持芭蕉的老君盘膝端坐像,左右道士捧笏侍立。龛楣浮雕10个半身像,上为7个手持箜篌、笙、琵琶、萧、长笛、腰鼓、长鼓的伎乐飞天。雕刻内容除佛教、道教外,还涉及音乐、体育、游乐、服饰等。人物造型谨严,形象秀美。充满力量的摔跤力士给人以无穷力量,飘飘欲仙的《飞天》是中国石刻艺术的一绝。龛楣背光精巧富丽,图案纹饰丰富多采,它对研究我国的艺术史、体育史有着重要的价值。耀州区 - 地方特产宜君被人们誉为“核桃县”,核桃是宜君县小有名气的特产之一,它是优质的干果和木本油料。有两个品种:一个品种是个小,皮硬而坚、难砸,群众称"根根核桃";另一个品种是"露仁核桃",人们赞为优质核桃,个大皮薄、仁脆而甜,味香而浓、色亮而有泽,含油量和其成份高而品质好。在60年代省核桃鉴定会上,好多专家评论,宜君的优质核桃不亚于陕南。测定表明每100克核仁含脂肪63克、蛋白质15.4克、碳水化合物10克、柞油50-60克,并含有多种维生素。药用可增补血液、湿润肺肾、定喘化痰等。宜君核桃栽植历史悠久、面积大、产量高,早在明末清初就有天然和人工栽植的核桃林和零星枝,1985年核桃保存面积为989亩,零树360多株,共计384,206株,人均4.6株,平均每年生产253万斤,以每斤一元计,年产值达二百五十三万元。铜川大刀面最有名的大刀面在铜川刀:长二尺二寸,背前端宽三寸,背后端宽四寸,老秤重十九斤。切:右手提刀,左手按面,边提边落,案随刀响,刀随手移。面:搓成絮,木杠压,成硬块,盘起回性,擀开一毫米厚薄后拎擀杖叠起成半圆形。顾名思义,大刀切的面叫大刀面。浇上事先调好油炸面酱、豆腐、粉条臊子,调入醋、盐、辣子油,即可食用。特点:面条泛黄,汤红里透黑,酸辣可口,长久食用,可治胃寒。耀州窑窑址在陕西同官县(即今铜川县)黄堡镇,因以前同官属耀州,故名耀州窑。当时烧制规模很大,沿黄堡镇漆河上下十里都是烧瓷的,因而有“十里窑场”之称。耀州窑的装饰方法,主要有刻花、剔花、印花、镂空等。装饰题材有牡丹、菊花、忍冬、莲荷等植物纹样;有凤、鹤、鸭、鱼等动物纹样;所产器皿,以碗为最有特色。碗的造型一般呈喇叭形,外形作莲瓣状。还有称为“小海鸥”的,口缓外卷,如海鸥之展翅,玲珑精巧可爱。
招商热线:400-151-2002
投资指南

耀州区 - 简介地处铜川市西南部,海拔650-1700米。全县辖10镇6乡,191个行政村,25.3万人(其中农业人口21.6万),总面积1551平方公里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,昼夜瘟差大,光照好,是苹果、花椒、中药材的优生区。... 更多

投资耀州
  • 工业用地

    工业用地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企业政策

    企业政策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厂房仓库

    厂房仓库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写字楼租售

    写字楼租售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资金扶持

    资金扶持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人才政策

    人才政策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
    友情链接:

    王益区招商引资招商网    印台区招商引资招商网    宜君县招商引资招商网    铜川产业扶持政策

    耀州土地出租出售     耀州厂房出租出售     耀州仓库出租出售     耀州写字楼出租出售

    耀州招商引资服务平台

    ×

    您好,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、工业用地、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?也可直接拨打400-151-2002,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!

    稍后再说

    马上咨询

    电话咨询
    400-151-2002

    客服咨询

  • 注册公司政策
  • 土地厂房咨询
  • 产业扶持咨询
  • 其他相关咨询